2016年6月23日14时20分至14时50分,盐城市阜宁县遭遇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袭击。灾害发生后,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在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公安部、部消防局、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,先后调集11个支队和总队培训基地,并请示部消防局调派士官学校,共1300佘名官兵、138辆消防车到场救援。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、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,公安部副部长李伟,公安部消防局局长于建华紧急赶赴灾区,指导灾后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。部消防局副局长罗永强带领工作组,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指挥救灾工作。经过全体参战官兵9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,成功营救遇险被困人员94人,疏散受伤群众2000佘人,并圆满完成阿特斯公司危险化学品输转处置任务。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 气象情况
6月23日,14时20分至14时50分,阜宁、射阳县部分地区出现强雷电、短时降雨、冰雹、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受钩状回波影响,阜宁县陈良镇、沟墩镇、阜宁县城部分地区及射阳县海河镇、陈洋镇出现61-73米/秒(17级以上)龙卷风,阜宁县城北、陈集一带出现冰雹天气。
(二) 受灾情况
共涉及阜宁、射阳2县9个镇29个村,其中,阜宁县陈良、硕集2个镇,水、电、通信全部瘫痪,位于阜宁县经济开发区的阿特斯公司,厂房整体坍塌、结构严重受损,大量工人被困,并伴有部分危化品泄漏,情况严重。此次灾害共造成99人遇难、846人受伤;倒塌受损居住房屋8619户30115间、厂房8幢、学校2所、农业大棚4.8万亩;部分地区通信中断,电力受损严重,财产损失折合约5亿元。
二、灾情特点及救援难点
(一) 通信中断、交通受阻,部队挺进困难大。灾害造成境内通信基站严重损毁,电力中断,通信瘫痪。树木、电线杆倒塌,交通受阻,救灾队伍携带重型车辆装备,行进受到严重影响,大部分路段只能徒步前行。
(二) 水网密布、居住分散,抢险救援难度大。阜宁县地处水网地区,河流纵横交错、蜿蜒曲折、湖荡众多,射阳河、通榆河等40多条河流,金沙湖、马家荡等10多个湖荡遍布境内。各个受灾自然村零星分布,居住分散,村落之间河流阻隔,全面搜索救援难度大。
(三) 天气恶劣、损害严重,老旧民房危险大。阜宁地区老旧房屋较多,村民建筑大多砖混结构、依河而建,抗风等级低。
仅陈良镇丹平村9个组中,90%以上的村民房屋受损严重、几近垮塌。加上救援现场天气持续恶劣,危房再次垮塌的风险极大,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危险加剧。
(四) 厂房坍塌、危化品多,次生灾害风险大。
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是阜宁县受灾最严重的企业,近4万平方米的厂房几乎全部坍塌。更为危险的是,厂区内储存三氯氧磷、三甲基铝、硅烷、氨气、笑气、氢氟酸、硝酸、盐酸、硫酸、氢氧化钾等16种共130.9吨高危化学品,且分散储存、残留在多个仓库及车间内。特别是遇空气燃烧爆炸的硅烷,遇空气、遇湿燃烧爆炸的三甲基铝,遇水燃烧且剧毒强酸的三氯氧磷,处置难度大、风险高。加之受到龙卷风侵袭,危化品的本质安全难以保证,一旦处置不当,极易造成更大险情和次生灾害。
二、救援过程
此次救援行动中,全体参战官兵紧抓黄金救援时间,“不遗留一处死角、不放弃一条生命、不抛弃一条线索",冲锋在前、不畏艰险、英勇顽强、连续作战,全力开展救援工作。
(一)灾区人员搜救疏散情况
第一阶段:快速响应、主动出击,第一时间投入救援
灾情发生后,阜宁、射阳县消防大队全体官兵快速反应、全员出动,分赴受灾最严重的阜宁县开发区、陈良镇、板湖镇和射阳县陈洋镇,第一时间营救被困人员22人。支队接报后,立即调集13个现役中队及战勤保障大队、42辆消防车、250名官兵,分赴灾区救援,同时向总队指挥中心请求增援。灾害当天,盐城市消防支队共搜救出遇险人员48人,占搜救总人数的一半以上。总队接报后,迅速收集汇总受灾情况,同步启动一级应急响应,调集全省11个支队和总队训练基地共3个重型、10个轻型地震搜救队、1个搜救犬队、1个医疗分队、1战保分队、1个通信分队赶赴灾区增援,周详总队长率总队全勤指挥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,并请示部局调派消防士官学校救援力量到场增援。
第二阶段:科学部署、多线并进,确保力量覆盖灾区
全勤指挥部赶赴途中,始终实时跟踪灾情态势、了解人员搜救情况,并与当地政府指挥部取得联系,详细了解受灾区域、遇险被困人员等情况。同时,统筹部署增援力量与受灾严重的陈良、新沟、硕集、板湖镇和经济开发区政府、公安部门建立通信联络,明确接应地点方式,直接开赴任务点实施救援。
19时40分,淮安支队2支搜救队62名队员,负重徒步行进10佘公里,从北侧途径新沟镇新南村、新风村直插硕集镇计桥村开展救援;
20时35分,连云港支队2支搜救队65名队员,途径S329省道至施陈县,负重徒步13公里进入陈良镇丹平村、新涂村展开救援;
20时40分,周详总队长率领总队全勤指挥部到场,第一时间成立抢险救灾前方指挥部,由周详总队长担任总指挥、陆军参谋长担任副总指挥,朱晖、王士军副参谋长,陈志昂处长担任前沿指挥长,制定了"以支队为作战单元,分片包干、由近及远、梯次推进"的搜救方案,再次部署分散救援力量,确保覆盖灾情最重的“4镇1区"。
20时50分至24曰1时20分,扬州、徐州、南京支队和总队培训基地、消防士官学校250名官兵,陆续到达陈良镇,进行救援。
24曰0时20分至1时40分,常州、泰州支队2支搜救队102名队员,分4个搜救组沿阜宁204县道分别抵达硕集镇计桥村、双桥村及紧邻的板湖镇戚桥村。截止24曰2时,各增援力量全部到达,按照预先部署,第一时间深入陈良、硕集镇11个村开展救援,10小时内实现对阜宁、射阳2个重灾县救援力量全覆盖,14小时内完成第一轮全面搜救,救出被困人员35人。
第三阶段:划分战区、拉网排查,全面实施精准搜救24曰6时,总队前方指挥部及时调整部署,紧抓黄金生命搜救期,釆取"化整为零、走村入户、拉网排查、消除盲点"的战术措施,扩大搜救区域,将救援力量分成220个作战小组,每组编配消防官兵5人、当地村(居)委员或片区民警1人。各作战小组深入水田、芦苇地、水塘,釆取呼喊、敲打、询问知情人、仪器探测、搜救犬搜索等方式,开展地毯式搜寻,确保"不遗留一处死角、不放弃一个生命"。
14时30分,部消防局战训处副处长代旭日一行4人到达灾区指导救援工作。20时40分,部消防局罗永强副局长抵达灾区,听取情况汇报、实地查看灾情、了解救援进展,部署救援及危险化学品转运工作。随即,前方指挥部以灾情严重的“4镇1区"为中心,将整个灾区划为5个战区,实行战区主导、分工负责、自我保障,开展"拉网式、全覆盖、多轮次"的排查搜救。截止24日23时30分,救援力量实现对阜宁、射阳两县101个村庄的全面排查与搜救,共救出被困人员11人,疏散、转移遇险群众800佘人。第四阶段:调整思路、明确重点,巩固提升救援战果25日上午,罗永强副局长深入丹平村、成俊村等重灾区,指导人员搜寻和救助工作,深入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公司厂区内部,了解危化品存储及安全状况,与指挥部成员和厂方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输转方案。12时30分,指挥部召开会议,罗永强副局
长传达了于建华局长的重要指示精神并要求调整作战任务,扩大救援成果。由搜救遇险遇难人员向搜寻、救助、排险转变,重点搜寻可能遇险的外来经商、旅游和途经人员,帮助受灾群众抢救粮食和财产,排险清障、开辟道路,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,竭尽全力协助灾区人员恢复生产生活秩序。同时,部署组织防火监督巡查力量,深入受灾村庄、灾民安置点、志愿者工作等重点区域,开展消防知识宣传,提醒用火、用电安全,排查消除各类火灾隐患,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。
截止27日12时,各救援力量共摸排在阜外来人员250佘人,疏散转移受灾群众700佘人,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.8万佘处,帮助抢救粮食、财产及贵重物资等合计约550万佘元。
第五阶段:陆续归建,驻守巡防,协助做好灾后重建根据总队前方指挥部的统一部署,在完成灾区人员搜救疏散和阿特斯危化品输转任务后,指挥部命令陈志昂处长带领盐城、淮安、泰州支队20辆消防车、150名官兵继续留守外,其佘救援力量从27日14时分批逐步撤离归建。
(二)阿特斯公司危化品输转处置情况在阿特斯厂区,23日晚,先期到场的盐城支队详细了解厂区内部结构和危险化学品储存、使用情况,先后组织15个攻坚组深入厂区内部开展侦检搜救,查实了厂区16种130佘吨危险化学品,并及时进行关阀堵漏。总队全勤指挥部到场后,立即组织安监、环保和厂方技术人员召开会议,研究确定“清障开路、工艺处置、分类转运、全程监护”的处置策略,输转小组按照“先易后难、先急后缓,分批逐次、重点攻坚”的原则转移,在对酸类的物质处置时,现场监护力量利用PH试纸检测确认泄漏后,科学运用“虹吸”原理进行导流转运。截止至26日9时,14种危险化学品被成功转移,厂区内仅剩硅烷及三甲基铝两种处置难度极大的危险化学品。在处置硅烷过程中,前方指挥部釆取“放空引燃、拆解分离、不间断吹送氮气”的方法,全程监护对残留的硅烷气体进行放空处置。在处置三甲基铝过程中,创造性地提出“外接管线、引流吸附、控制燃烧、氮气吹扫、全程监护”的战术措施,釆取在氮气吹扫系统加装减压阀,将残存的三甲基铝反向吹扫导流至储气瓶内,并借助液相阀及外接管线将三甲基铝全部引流至反应器内燃烧,通过对瓶体进、出料双向精细控制,辅以官兵实时翻动反应器内的蛭石,实现三甲基铝的稳定燃烧。
四、主要经验及体会
(一) 力量响应迅速、重兵压进是有力支撑。灾害发生后,盐城支队快速反应,调集全支队力量分赴5个重灾区救援。总队接到增援请示后,综合分析研判灾情,科学预判灾情发展态势,预估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,当即一次性调集重型搜救队、轻型搜救队及搜救犬分队,携带专业救援器材,1小时内完成集结、兵发灾区。
(二) 科学指挥决策、合理施救是关键所在。救援力量认真贯彻决策部署,以灾情严重的“4镇1区"为中心,扩大搜救区域,明确任务分工,开展拉网式、全覆盖、全时段的搜索排查,确保不漏一处、不漏一人,全覆盖、无盲点。科学评估阿特斯公司的危化品风险,调集专业力量,逐一排查关阀,及时制定"先易后难、工艺处置、拆解分离、全程监护"的输转方案,落实等级防护、灾情评估、侦检警戒、掩护稀释、输转洗消等程序和措施,确保处置、转移安全。
(三)整体联动高效、保障有力是重要基础。部消防局紧急向江苏省消防总队拨付300万救灾专项经费,总队及时启动重特大灾害事故战勤保障预案,成立了后勤、通信、政工、宣传等工作组,派出18支通信保障分队,调集"动中通"、便携式卫星站、4G图传、无人机以及200佘件(套)通信装备赶赴灾区保障通信。启动社会联障机制,调集大型工程机械实施救援,有效开展油料供应、气瓶充装、装备抢修、饮食供应、医疗卫生等技术和生活保障。成立战时政治工作机制,组织政工干部和心理咨询师随警作战。强化消防宣传,在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、《焦点访谈》等栏目播发消防救援新闻38条次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消防救援动态15条,在省市级新闻媒体刊发稿件1500佘条,消防官方微博"中国消防"、"江苏消防"、"盐城消防"发布消防救援动态博文70佘条。
五、存在问题和不足
(一) 救援程序规范性不够。部队应急救援经验不足,方法手段单一,处置程序不够规范。救援行动中,普遍存在未对救援现场评估、未进行作业编组、违反作业规程等问题。官兵在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上还有待提高。
(二) 应急通信能力待加强。部分参战队伍未配备便携式卫星站,卫星电话配备和携带数量不足,无法在第一时间传输前方音视频信号。部队在极端环境、恶劣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强。
(三)装备保障体系不健全。参战单位抢险救援服不统一、不规范,单兵救援携行装具不明确,各类救援器材的集成化、机动运输能力不足。野外宿营方舱、宿营车配备较少,在长时间、大强度的救援情况下,官兵热食供应、卫生防疫、洗澡如厕等生活保障能力有待加强。